现实境遇下的人类关怀
—-对布莱恩·马克法兰作品的思考
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布莱恩·马克法兰先生在北京上上美术馆举办他的个展,希望借此展览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艺术家创作的动机与作品表达的源点。布莱恩先生出生于牙买加,他早年的成长和教育经历也都是在那里度过的,从牙买加著名的埃德纳•曼利艺术学院(Edna Manley College)毕业之后,布莱恩选择到美国继续学习深造,进行艺术创作,并先后在多所高校任教。布莱恩对其他民族文化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这驱使着他不断走出自己熟悉的生活框架,到世界其他地区旅行和考察,这些富于激情的实践活动某种程度上成为其创作的基石。同时他也是一位热爱中国文化的艺术家,目前工作生活在中国。
虽然我们不熟悉布莱恩先生艺术作品中使用的符号系统与形式语言表达出的情感,但我们在他的作品面前可以感受到他对艺术的执着与热情。
布莱恩先生的作品大多可归入到抽象表现艺术之列,是经验之外的一种生命感受,用情绪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观念,同时也能感受到牙买加民族艺术或加勒比文化对他的影响。布莱恩先生曾接受过良好的写实绘画训练,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演进和从本民族和世界其他文化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表现手法,我们可以看到作品中存在很多艺术流派的痕迹。他是在本质因素上汲取灵感,作品内容看上去并非完整连贯的宏大叙事,而是从个别特殊的自然对象中抽取艺术形象拼接起来的微观镜像,一幅幅充满活力的重叠圆点经由象征性、符号化的途径和动人的色彩韵律抵达观者的内心。当艺术家对古老的文明传统和民族符号进行追寻,并试图通过符号化的图像方式加以提炼时,这些元素都可以成为其抽象语境中的一抹具象色彩。玄学(Metaphysics)、破碎(Broken)、旅行(Journey)、未爆炸的(Unexploded)、连接(Yoke)等词汇都是布莱恩在命名作品时使用到的词汇。这些语言的“碎片(Fragments),部分与画面中的元素相呼应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艺术家对后殖民主义语境下事物的破碎状态以及与此相对应的人对事物体验的破碎状态的主观体验和思考。这种“混杂”性,也是巴巴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本土传统与殖民帝国残存物相结合,产生出一种新的后殖民表述方式,充满了混杂性、复杂性和模糊性。在后现代多元化社会中,更多表达的是无身份、多种族边缘人的内心状态。
当代艺术在不同文化语境中有不同的责任和命运,人类多样性及差异性促使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是以何种方式对世界做出回馈,价值认同是建立在优越性的基础之上的,文化间的相交融合只要是具有合理、合法性,具有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在世界现代性过程中的各种现实境遇,是值得我们关心与研究的,是具有独特的当代本土“经验”。
任何一个高贵的灵魂是由智慧、勇气、坚韧、仁慈等决定的,我们所重视的,不是一味批判强势文化,也不是一味地继承民族传统文化,而是如何坚持对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关怀问题。
王中文
上上国际美术馆执行馆长